0前言
2017年印制电路产业市场形势大好,销售额大增。今年3月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CPCA)举办的《2018 春季国际PCB 技术/信息论坛》上,N.T. Information公司Dr. Hayao Nakahara(中原捷雄)报告,全球印制电路板(PCB)产值2017年624.32亿美元,比2016年578.53亿美元增长7.91%;中国2016年280.30亿美元,2017年306.00亿美元,增长8.85%。另有Prismark公司报告,全球PCB产值2017年588.43亿美元,比2016年542.07亿美元增长8.6%;中国2016年271.23亿美元,2017年297.32亿美元,增长9.6%。尽管两者的产值数据不同,但都说明了PCB市场高增长。
PCB市场之高增长给行业带来了喜悦,尤其是我们中国之增长率又领先于世界同行。此时,我们也有必要看看PCB产业的效益情况。企业的许多经营数据是企业的秘密,而上市公司要面向社会大众,就得如实公布许多经营数据,因此现可从网络搜索查看,从中了解一些产业效益状况,虽不全面,也能略知一二。
1部分上市公司业绩数据
表1为国内上市的PCB制造企业2017年度业绩数据。为便于数据比较,表中所列企业主营业务是PCB制造,对于多产品的兼营企业没有列入;有个別上市PCB制造企业因网络搜索未见2017年度业绩也就未能列入,如依顿电子、世运电路等。本文数据摘引自许多网站,恕不一一列出。
表1所列数据能衡量企业的基本盈利能力。
营业利润是企业最基本经营活动的成果,也是企业一定时期获得利润中最主要的来源;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投资收益(或-损失)。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是扣除少数股东这部分之后的净利润数。每股收益是指本年净收益与普通股份总数的比值,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财务指标。基本每股收益是指企业应当按照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它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可以评价该公司相对的盈利能力,反映该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企业总资产与营业收入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并且应该是呈线性正相关。若以少的资产投入和合理资源配置,获得高的总资产周转率和多的收入与效益,这是高效的生产经营活动。
为使表1数据体现可比性,进行相应的百分率转换,得到表2。中国大陆本土PCB制造企业与中国台湾PCB制造企业的产量已近全球PCB总产量的半壁江山。据今年3月Prismark公司报告,全球PCB总产量中中国大陆本土企业占18.3%、中国台湾企业占29.5%,中国香港企业占4.3%,那么中国三地企业PCB产量之和达52.1%。从相关网站查得部分中国台湾上市PCB 制造公司2017年度业绩,摘录于表3,也可与大陆本土的上市PCB企业作比较。鉴于中国台湾与大陆上市公司的财务科目称谓有不同,不知其具体差异,在此不作统一。为使表3数据体现可比性,进行相应的百分率转换,得到表4。另外,主营PCB用原材料制造的国内上市公司的一些业绩数据,列于表5。也为使表5数据体现可比性,进行相应的百分率转换,得到表6。可与PCB制造企业的效益作比较。还有摘录自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的《201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得到表7的相关数据,可供PCB行业比较。
2对数据初步分析
以上数表罗列了一些数据。鉴于本人不是经营管理者,也不是股市的股民,不懂得投资理财,仅凭表观提出了几点看法。
(1)国内上市PCB制造公司的平均利润率(营收净利率9.88%与营收归股东净利率7.70%),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6.32%),并更高于电子信息制造业平均利润率(5.09%)。因此,资本市场对PCB产业很感兴趣,认为有利可图,会不断地有新投入。而PCB的客户(电子设备制造商)盈利能力差,要让PCB涨价就困难。
(2)PCB 制造业平均利润率尚高,而落实到各个企业差别不小,高者达到两位数,低者接近亏损边缘,甚至出现亏损,这差异主要在于企业的经营之道。还有投入(总资产)与产出(营收与利润)之比各公司不同,除了公司的特殊情况外,也体现出经营管理之差异,低效者会有挖潜提高之余地。PCB生产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效率直接关系到其盈利水平、竞争能力。
(3)大陆上市PCB 制造公司的效益与台湾上市PCB 制造公司的效益相比并不逊色,平均利润率前者高于后者。这些大陆上市PCB 制造公司多数是行业前茅者,他们的企业经营管理已与国际接轨,并进入先进行列。
(4)在PCB产业链中,PCB 用原材料制造公司的效益要比PCB 制造公司的效益高,如CCL制造商和油墨制造商的平均利润率都达到两位数,显著高于PCB 制造公司。原材料制造商的主动权高于PCB 制造商,如原材料涨价比PCB涨价主动得多就是佐证。
上面汇集了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数据,这些原始数据来自网络,可能有摘录差错,欢迎指正。本文仅对产业整体效益而言,并不谈论个体企业,对这些上市公司的业绩数据也不做深层分析。若对企业作深层分析、借鉴,上市公司业绩报告中还有成本结构、资金流动、应收与应付款等许多数据可用,本文尚未列出。本人罗列简略数据和粗浅看法,希望为同行们提供产业分析参考。
来源:CP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