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制造业正进入到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争夺数字化创新领导者地位展开如火如荼的竞争。生产价值链的数字化成为了很多企业的首要任务之一。近日由企业网D1Net主办的深圳CIO沙龙上,方正PCB总经理高俊艳带来了数字化工厂的最新实践分享。
什么是数字制造观?
究竟怎样的制造才算是数字化制造?高俊艳指出,首先数字化制造是以设计为中心的。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可视化环境技术、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异地协同设计以及跨平台、跨区域、同步和异步信息交流与共享,多企业、多团队、多人、多应用之间群体协作与智能设计正在深入开展研究,并进入实用阶段,从而形成了所谓以设计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
其次,数字化制造是以管理为中心。当前,随着企业需求规划(ERP)这一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现代化管理平台的广泛应用,由于它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加以集成和综合,形成了以ERP为中心的MRP、PDM、MIS、ERP等技术集成的所谓以管理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
第三,数字化制造是以控制为中心。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由多台数字控制机床联网组成局域网实现一个车间或多个车间的生产过程自动化,进而发展到每一台设备的控制器或控制系统成为网上的一个结点,使制造过程向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自动化发展,这就形成了所谓以数控制造为中心的数字制造观。
高俊艳指出,数字化工厂需要从设计、管理到制造执行实现全链条的打通。只是单纯上MES,却没有与前端的设计打通,这样的产品质量依然没法保障。很可能会出现设计的是A,但制造出来的是A’,只有在设计、管理和控制三个层面都打通,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如何让数字化工厂落地?
在掌握了数字工厂的理论和观念后,如何让这些认知真正变现?高俊艳表示,数字化工厂落地的前提是公司的商业战略、产品战略、研发和品质管控战略、供应链战略、人才战略等都要明确。
其中,人才战略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公司的人员团队要提升战略思维能力、产业思维能力、商业思维能力、管理思维能力、数据思维能力。光凭IT技术能力是没法构建一个数字化、甚至是智能化的工厂的。思维要改变,从IT扩展到整个管理层的角度上来。
此外,数字化涉及的技术非常广泛,涵盖从IT到OT、从人工智能到边缘计算,与传统IT相比有非常大的变化。对此,高俊艳建议进一步扩充知识架构或者招募新的人才。
据悉,方正PCB的信息化部门已经扩大到3个二级部门,分为信息化部、流程与数据部、自动化部。对于各个二级部门的人才需求和职责方向都有明确的定义,从业务流程、数据平台、信息化、运维自动化平台、工控网管理等多个方面为数字化工厂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供应链是数字化工厂建设的前提
高俊艳强调,要做数字化工厂,首先把供应链战略搞清楚。
“很多人一上来就想做工业互联网,做数字化工厂。但如果供应链非常不稳定的话,整个工厂再怎样建设也是无用之功。”
供应链涵盖了包括计划、采购、交付、退返在内的一系列流程。以采购为例,高俊艳分享了对于供应链梳理的思考。
首先,明确需求和规划供应是第一要务。高俊艳直言,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东西,而且买东西的也不一定就是甲方。双方常常是平等的,有时候甚至是倒过来的角色,卖东西的成为甲方,买东西的是乙方。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站在平等的角度,把整个供应商重新纳入整个体系中。
在采购策略方面,对每一个模块重新梳理,形成PCB采购策略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并通过构建供应商管理系统,让整个流程更加透明,提供,获得更多的数据化支持。
在采购履行方面,把下单从采购剥离,交由业务来负责,且把策略和价格都落实到系统之中,通过构建采购下单系统、策略系统、建价系统、网购系统,为采购流程提供更完善的支撑。
当然,方正PCB不单单对采购,而是对整个价值链进行了梳理,制定了价值链一体化规则、数据运营和决策的原则,以及生产排程、精益生产管理、质量过程管控、设备互联互通、资产有效管理等原则。高俊艳指出,在整个价值链的梳理过程中,信息化只占据了20%,而80%的工作量都是在精益化和自动化上。想要建一个数字化工厂,一定要重视精益化、自动化,再由信息化提供辅助。
高俊艳的身份也在此过程中,逐步从IT转到供应链,甚至转到了管理岗位。“在数字化工厂的规划中,我就相当半个厂长,牵着生产总监、智能化总监、工艺总监,一起着手建这个工厂。
“数字化不易,且行且快乐。”这是最后高俊艳对于这一路历程的总结,也是送给制造业同仁的美好祝福和期望。
来源:企业网D1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