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多家手机、汽车制造工厂临时“转型”,改造生产车间,日产数百万只口罩,用自己的方式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富士康:日产200万个
根据富士康旗下的上市公司工业富联2月7日发表的公告称:2月5日,在富士康宣布旗下工业富联在深圳龙华园区内,首条日产10万只口罩生产线顺利试产口罩,尚处于试产阶段;6日,富士康集团正式宣布首次导入口罩生产线,目前正在申请产品资质认证,并预计在2月底,口罩的日产能可以达到200万。
该公告补充道,公司生产的口罩是根据当前情况,优先用于富士康科技集团近百万员工内部生产防疫保障,不占用社会资源,为民众口罩需求腾出空间。至于未来,集团将视情况积极对外支援输出,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预计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较小。
长盈精密:日产100万个
作为一家精密电子零组件的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商,深圳本地公司长盈精密与央企下属医疗企业合作,投产高速平面耳带式口罩全自动生产线,生产耳带式医疗口罩。
据悉,目前公司首条高速平面耳带式口罩全自动生产线已成功试产,首批1000万支口罩原材料已经到位,计划近日投产。预计2月底口罩产能将达到100万只/天。另外,针对未来的防疫需要,该产线还准备了扩产到500万只/天的场地和条件,可随时扩产。
据长盈精密人士透露,该产线不仅可以为公司恢复生产提供物资支撑,口罩投入市场还能有效缓解社会口罩持续紧缺的现状。与此同时,公司还将视社会口罩市场的供应情况积极对外供应该自动化生产线,为疫情防控贡献更多力量。
在此之前,公司已在第一时间向疫情的重灾区湖北捐助了1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援湖北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比亚迪:日产500万个
2月8日,比亚迪汽车公开表示,缓解防护材料的短缺,比亚迪已经开始设计制造口罩和消毒剂的生产设备。
按照比亚迪的官方说明,口罩预计会在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月底日产量能够达到500万,直到疫情缓解或消除后才不生产。
此外,2月5日,比亚迪全资子公司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更改公司信息,增加了“消毒液产品研发、生产、销售”项目,消毒剂的生产能力有望达到5万瓶/天。
上海通用五菱:日产170万个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公开称,为支持防疫一线,在广西区、柳州市、来宾市政府的的支持下,广西建工集团将为五菱重建“无尘车间”,并为面膜生产创造条件。同时,五菱还将与供应商合作,对生产线进行改造,使之成为生产口罩,并以实际行动帮助防疫工作。
按照项目建设计划,无尘车间将于本月内建成投入使用,共设置14条口罩生产线,其中4条为N95口罩生产线、10条为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预计达到170万个以上,将能快速缓解广西区内医疗物资紧缺的状况,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除了以上已经投产的4家工厂,OPPO/vivo、广汽集团、正业科技、赢合科技以及越来越多的电子制造工厂最近也在研究“跨界”生产口罩的可能性。
OPPO:支援相关企业生产
2月8日,针对社交网络上流传的OPPO手机公司“不务正业”生产口罩的消息,OPPO公司公关部回复称:“OPPO确实调派了一批技术人员与工人,支援相关企业进行口罩生产。在有序恢复本企业生产经营的同时,OPPO希望能利用自身的经验与能力,为疫情防控略尽绵力。”
广汽集团:尽快投入生产制造
2月6日,广汽集团公司领导到位于东莞的面具制造商快裕达工厂,了解设备组装制造工艺,研究将生产线改为面具生产线的可行性。据透露,目前广汽已全面调配资源,尽量不影响整车生产,并已尽快投入口罩生产制造,同时也已开始对相关工艺人员进行培训,从而尽快掌握口罩的生产工艺和工艺。
正业科技:成功开发2条口罩全自动生产设备
2月8日,PCB设备商正业科技公开表示,快速顺利完成了N95和平面口罩全自动生产设备的开发,正准备全力组织设备生产,调动安装调试人员加急投入到设备组装和调试工作中。
赢合科技 :开发口罩生产线
作为一家锂电池制造设备商,赢合科技发布的信息显示,其已紧急开发生产医疗平面医用口罩全自动一体机,并与振德医疗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开发KN95口罩(M95)全自动生产线。赢合科技已初步与深圳市政府达成了第一批医用口罩生产设备的供应协议,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100台设备的交付。
小结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电子制造工厂正在投入防疫物资生产的行列之中。它们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有自己的工厂,本身有大量的工人,对口罩有着极大的需求。假如采购不到合规够数的口罩的话,工厂不得复工;如果停工的话,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不如“自己动手”,自给自足了!
所幸的是,口罩生产的技术含量不高,这些高科技工厂“跨界”的难度不大,才能如此之快的实现试产。
而这些工厂生产口罩的初衷,是满足公司员工的基本防疫需求,尽量不占用社会资源。随后通过相关卫生资质后,将视情况对外支援输出,力所能及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向以上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电子制造企业致敬!
来源:国际电子商情